我家门前那棵历经百年沧桑的大榆树 | 作者 侍升
在我家门前,矗立着一棵历经沧桑的大榆树,其躯干之粗壮,即便是大人也难以一臂搂抱。我记事的时候,榆树就是这么粗壮。问奶奶,这棵树是谁栽的,奶奶也说不准,可能是爷爷的爷爷栽的吧。这棵榆树,像一位百岁老人,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,更是历史的参与者,它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转换。
听奶奶说,解放前,那是一段动荡不安的岁月,人们食不果腹,生活困苦,我家是雇农,生活更艰难。而这棵大榆树,却如同一位慈爱的母亲,用它那繁茂的枝叶,为饥饿的家人提供了宝贵的救命之粮。每当春风拂过,榆钱儿露头了,奶奶就用长长的勾子把榆树枝勾下来,捋榆树钱用以充饥。等榆树叶长出来了,再捋榆树叶和着杂粮面烧稀饭喝。这棵榆树,因此成为了家人心中的“救命树”。
时间流转,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时期。粮食短缺,生活困窘。而这棵大榆树,再次挺身而出,成为了人们的“救济树”。奶奶让父亲爬到树上捋榆树钱或榆树叶,这样就不用勾树枝了,也就损坏不了树枝了,它长的就更茂盛,有时候采到树叶多,奶奶还分一些给邻居吃。需要修剪树枝,父亲还会把剪下来的树皮剥下来,放在火上烤着吃或考晒干,磨成粉,与少量的粮食混合,制成了勉强可以果腹的食物。虽然口感苦涩,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却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。
展开剩余44%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国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不再为吃喝发愁。这棵大榆树,也迎来了它的新角色——“养生树”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然疗法和食疗养生。而这棵大榆树,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清新的空气,成为了家人们休闲养生的好去处。春天,我们用榆树钱做各种食品:榆树钱窝窝头、榆树钱煎饼、榆树钱水饺、榆树钱米粥、榆树钱炒鸡蛋、凉拌榆树钱……三叔是一位医生,他说,榆树叶属于清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。榆树叶性味甘、平,入脾、胃经。常用于水肿,小便不利,石淋,尿浊,失眠,暑热困闷,痰多咳嗽等。因此,我们用榆树叶烧水喝或将榆树钱榆树叶制成茶叶。夏日里,家人和邻居们在树荫下乘凉,品尝着榆树茶儿;冬日里,大家则围坐在树下,聆听榆树讲述着过去的事情。
如今,这棵大榆树已经成为了我们家门前的风景树。因为搞新农村建设,统一布局,统一规划,这棵榆树不能在原地生长了,我们没有把它卖掉,而是奉献给集体,移栽到门前的小河边,将它与新买来的榆树、柳树、柿子树为伴,与月季等花草为伍。这棵大榆树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每当夕阳西下,余晖洒落在榆树的枝叶上,我仿佛能看到它在微笑着,诉说着那些关于生命、关于坚韧、关于希望的故事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下一篇:没有了